Skip to content

科研

科研经历对于申请 doctor 和学术型的 master (例如英联邦地区的 MPhil 项目)至关重要。它的用途主要是证明你参与过科研项目,至少是了解了科研是怎么回事。

如果能在助研( undergraduate / gap year research assistant 等)期间有学术产出就属于锦上添花;具体是否有产出、有多少产出对于申请的助力随学科不同变化较大,建议你直接参考类似项目的往届录取情况。

评价参考

一作顶刊/顶会 > n作顶刊顶会 > 一段长时间且海外科研经历 >= 其他论文 > 一段短时间海外科研经历 > 一段任意地方的科研经历

(长时间海外科研经历很可能拿到海外推荐信)

授课型 master 对科研经历的要求较低。

1. 寻求科研机会

1.1 校内科研

自信主动交流 通过院系官网等找到对应方向 faculty 的联系方式,发邮件表达学术兴趣,询问是否有本科生科研机会,预约面谈或实验室参观。也有一些教授会主动招本科生到组里助研。

即使最差的情况,你不了解各个老师的细节方向,也不知道自己的知识技能背景适合哪些方向,也可以先找一个你熟悉的老师,请他给你一些实用的建议,don't be shy!

如果你已经确定要出国,并希望 faculty 给你写推荐信,最好在开始表达清楚,询问他的意见。

通常教授不会拒绝本科生的请求,但也不必太期望得到亲自指导,通常教授会指派课题组的研究生指导你,所以如果想真正了解怎么做学术、取得成果的话,希望你一旦开始就投入足够的精力。有了实际的成效,在联系推荐信时会更容易,推荐信也会更有内容并能够成为一封强推。

Tip

选择有海外学术职务 / 有海外背景 / 晋升期的青年教师等机会更多;尤其是海归新 AP,他们也更可能有时间指导本科生。

寻求助研机会邮件结构

  1. 自我介绍,并讲明来意(如希望进组科研,或是想了解研究方向,或是想寻求建议);
  2. 你的背景(过往科研经历、相关课程 / 知识、技能);
  3. (若有)自己的研究兴趣、期望的方向;
  4. 如果想约时间面谈,多提供几个可用时间;
  5. 邮件附件成绩单和 .pdf 格式个人简历。

1.2 校外科研

本质上很多与校内科研差不多,除了自信主动交流以外,也可以通过本校参加过助研的教授介绍和推荐。

无论是什么机会,想要做出成果都必须自己付出努力 虽然努力了也未必有成果

2. 进行科研入门

个人经验向,请谨慎判别

如何进行科研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,个体差异也比较大。这里笔者尝试讨论比较初级的本科助研的开始阶段,为刚准备开始参加科研训练的同学提供一些个人见解,欢迎大家批评指正。

近些年来就笔者的观察而言,开始本科助研的时间在总体意义上来说越来越早了(可能有强基鼓励的原因),经常有同学在大二甚至大一就在了解“该有什么前置准备”“怎么找老师”之类的问题。关于是不是应该本科低年级就开始科研这点笔者不作评判,因为个体差异较大,且受学科影响,既有低年级就能做出优秀工作的,又有因为过早接触而被劝退的样本。这里仅对于打算开始科研(特指大二 / 大三的时候开始)的同学提供一些行动或心理准备上的建议,希望能帮你更好地入门科研。

科研可以说是和上课很不一样的体验,一般来说由少量的满足感和大量的挫败感交替进行。大多数时候会有工作内容很 dirty 没有美感、没有进展担心被导师拷打、文献看不懂全是疑惑、看着朋友们都和 npy 出去嗨皮了而自己只能孤独地猫在实验室 的挫折,甚至更糟糕的被导师 PUA 或是完全放养没有指导的糟糕情况;但偶尔产生突破了、被导师表扬了、找到 npy 了(科研无关) 也会非常有自豪感和成就感。所以很大可能从事科研要做好准备打持久战。

具体在上手阶段,一个首先的困难是:科研需要的能力和上课做题时很不一样的,所以一开始会经历一个陡峭的知识 / 技能学习时间,包括专业知识补习、相关和前沿文献阅读、meeting 上的学术交流、仪器或代码操作等等,你很可能会有大量东西要学,之后当你大致对相关的基本知识技能上手了、熟悉了你手头的课题了才能进入比较稳定的科研时期。这个陡峭的学习期很可能会是比较劝退的,你可能会感到处处碰壁,也没有产出,而且会感觉这条路遥遥无期,从而更没有动力继续推进,陷入一种糟糕的恶性循环中。因此笔者有如下一些建议:

  • 多和导师(也可能是负责带自己的博士生)沟通进度,交流困难,寻求建议。
  • 每周确保足量的时间精力投入,并 push 自己多思考科研相关内容(但是如果实在碰壁了,别太自责或急着死磕,你还在起步阶段!没有进展不是需要感到羞耻的事,可以参照第一条)
  • 自己记录每周进展,比如维护一个小文档。能让你看到自己在推进科研内容,以后有疑惑了或是想回忆实验结果也方便查阅。
  • 如果渐渐发现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方向,甚至产生了厌恶情绪,也不必羞于提出更换题目或是换个组。实在搞不下去的时候可以择机和导师谈谈自己的课题及兴趣想法等。
  • 不做科研并不是失败者。笔者经常观察到园子里的同学将科研 - 读博作为最优甚至唯一的选择,但人生是有很多有趣的可能性的,大家可能只是被园子里的科研氛围裹挟了。如果感到自己不适合做科研,不妨尝试选择其它人生路径(& 很多博士生毕业了最后还是要考虑前往业界谋职之类的的问题)。

也可能有些同学天赋异禀如鱼得水,或是能够乐在其中,这一点笔者不怀疑。这里只是就笔者经历或接触身边人的情况讲述一些情况。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照。

Authors: V1ncent19 (56.45%), feiyue (25.81%), Sam7 (12.9%), Tony-zhn (3.23%), pre-commit-ci[bot] (1.61%)